说到AI会议助手,Meetily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,但你知道吗?市面上其实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替代方案。作为一个经常参加线上会议的人,我发现不同场景下可能需要不同的工具——有时候需要极致的隐私保护,有时候又更看重协作功能。这让我不禁思考:除了Meetily,我们还能有哪些选择?
专注隐私的本地化方案
如果你像Meetily一样特别在意数据安全,那就要看看Vosk这个开源语音识别工具。它的特点是不联网也能工作,准确率能达到90%左右。不过说实话,配置起来需要点技术基础,我第一次尝试时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搞定所有依赖项。
还有个冷门但实用的选择是SpeechRecognition+Python脚本组合。虽然这听起来很极客,但它的灵活性无与伦比。我认识的一个创业团队就用这个方案,他们甚至训练了针对行业术语的定制模型,转录准确率比通用工具高出一截。
商业方案中的差异化选择
别以为付费工具一定不如开源方案。比如Notta这个后起之秀,它最打动我的是实时多语言翻译功能——上周和日本客户开会时,日文转英文的流畅度简直惊艳。虽然每月12美元不算便宜,但对于跨国团队来说,这个钱花得值。
还有Fireflies.ai,它有个特别聪明的功能:能自动识别会议中的”待办事项”并同步到项目管理工具。我用它连着Trello测试过,会议结束5分钟后任务卡就自动生成了,省去了手动整理的麻烦。
被低估的隐藏功能
很多人不知道,微软Teams和Zoom其实都有内置的转录功能。虽然准确率比不上专业工具(特别是遇到带口音的情况),但胜在无缝集成。我最近发现Teams甚至能识别发言者情绪变化,这个功能虽然有点”黑镜”感,但在复盘会议时意外地有用。
Google Docs的语音输入也是个隐藏神器。有次我突发奇想把它当会议记录工具用,虽然没法区分发言人,但实时转写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多了——而且完全免费!
说到底,选择AI会议助手就像选咖啡机,没有绝对的好坏。注重隐私的极客可能会钟爱Meetily这样的开源方案,跨国团队可能更需要Notta的多语言能力,而像我这样的懒人可能更看重Fireflies的自动化程度。重要的是找到最适配你工作流的工具——毕竟,再智能的助手也得用着顺手才行。
Vosk那个本地化方案听起来不错,就是配置麻烦了点,适合技术宅🤔
Notta的多语言功能确实惊艳,上周和德国客户开会也用了,翻译很流畅
Teams的情绪识别功能总让我感觉有点吓人😂,不过复盘时还真挺有用的
Google Docs语音输入居然还能这么用?学到了!
Fireflies.ai和Trello联动这个功能太实用了,省了好多时间
Python脚本那个方案感觉门槛有点高啊,有更简单的教程推荐吗?
我用过Meetily,确实不错,但价格小贵
文章里提到的工具基本上都试过,最后还是用回Zoom自带的😂 懒人首选
SpeechRecognition训练行业术语模型这个思路好,我们公司也需要!
比较好奇这些工具的准确率在实际使用中差别大吗?有没有量化对比?